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代: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弊車載書史,病馬懸囊橐。
西都不敢住,空負香山約。
閿鄉正南路,秦嶺峭如削。
肩輿礙巨石,十步三四卻。
妻孥亦徒步,磧礫不容腳。
山店蓋木皮,煙火渾燻灼。
夜深聞贙虎,全家屢驚戄。
山泉何縈回,切冽無橋彴。
卸鞍引羸蹄,解襪事芒屩。
晨瀾髮可鑑,朝涉脛如斮。
商山六百里,天設皆巖崿。
上洛在其中,狴牢曾未若。
逐臣自可死,何必在遠惡。
刺史不我顧,古寺聊淹泊。
卜居雜民甿,致養無精糳。
知道由自寬,有親強為樂。
側聞種先生,終南臥云壑。
長沮既躬耕,元禮仍開學。
王績婦未娶,介潔翹孤鶴。
之推母偕隠,教誨脩天爵。
詩情亦嗜酒,道氣不服藥。
田衣剪荷芰,野飯烹茝蒻。
霧豹澤文彩,冥鴻避矰繳。
肯從羔雁聘,唯恐簪裾縛。
如何宋右史,斥鷃議鵰鶚。
玄纁與丹詔,恩禮誠非薄。
仍敕京兆府,敦諭辭恭恪。
先生戀板輿,純孝心堅確。
散髮走煙巒,拜章謝恩渥。
巨材猶在澗,大玉不出璞。
使者遂空迴,軟輪何寂寞。
賢母召徵君,庭責詞嗃嗃。
胡為事章句,漏名入街郭。
府縣污我山,胥徒噪吾幄。
以茲近聲利,安得成高邈。
誓將徙窮谷,庶可逃喧濁。
先生拜引過,為壽開樽杓。
陶陶又熙熙,何啻聞竽籥。
人傳到遷客,面目敦慙怍。
器小識不遠,當年事頭角。
遭時得一第,游宦何齷齪。
逐羶甚蚍蜉,鬭耀同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