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陽城驛
宋代:王禹偁
不見陽城驛,空吟昔人詩。
誰改避賢郵,唱首元微之。
微之謫江陵,顦悴為判司。
路宿商山驛,一夕見嗟咨。
所嗟陽道州,抗直貞元時。
時亦被斥逐,南荒終一麾。
題詩改驛名,格力何高奇。
樂天在翰林,亦和遷客詞。
遂使道州名,光與日月馳。
是后數十年,借問經者誰。
留題富水驛,始見杜紫微。
紫微言驛名,不合輕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茲。
一以諱事神,名唿不忍為。
一以名警衆,名存教可施。
為善雖不同,同歸化之基。
邇來又百稔,編集空鱗差。
我遷上雒郡,罪譴身縶維。
舊詩猶可誦,古驛殊無遺。
富水地雖在,陽城名豈知。
空想數君子,貫若珠纍纍。
三章詩未泯,千古名亦隨。
德音茍不嗣,吾道當已而。
前賢尚如此,今我復何悲。
題此商于驛,吟之聊自貽。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