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典卿和章有結茅孤青之語戲為古風以絕之
宋代:林希逸
盥手捧詩神索索,高懷細把重抽繹。
冥心不覺有鬼知,消息漏傳到姑射。
箇中昨夜有使來,夢魂暗引飛雙腋。
樓高百尺錦戶開,中有一人猶岸幘。
低頭未敢問起居,自言我是壺仙客。
紫薇花下引笑歸,世緣已謝來茲宅。
雖然舊隠也未忘,離宮尚浸孤青碧。
側聆有客身姓朱,結茅準擬欺泉石。
山神火急報此間,移文便已回飛驛。
馮夷奏記奉指揮,嚴兵鎖斷青松壁。
公為詩案有引連,歸到人間憑解釋。
云渠姓字在天衢,撿點不上幽人籍。
明年已著瑞鶴袍,浪言誰與飛鳧舄。
便令勛業了鼎彝,也莫迂我云山跡。
宇宙如今況未清,經綸不任伊誰責。
更是蓬萊有新禁,巖扃不許金袍惜。
詩詞固然多孟浪,此事也須先禁格。
劃然驚覺汗滿身,捉筆書之窗已白。
請君從此莫戲談,恐有鬼神重聽得。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據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為劉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長躔父五歲”推定),字肅翁,號鬳齋,又號竹溪,福清(今屬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祕書省正字,七年,遷樞密院編修官(《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尋出知饒州(本集《郡齋偶題(鄱陽)》)。景定中官至中書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頃堂書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詩選》一卷、《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三十卷。事見《宋元學案》卷四七。 林希逸詩,第一卷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詩選》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為底本,校以明謝氏小草齋抄本(簡稱明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