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放歌
宋代:釋文珦
春草離離,秋蘭猗猗,足紉吾衣。
南山有芝,西山有薇,足樂吾饑。
誰信誰疑,誰是誰非,足亡吾機。
或瘞或焚,或暴或沉,足為吾歸。
生浮死休,已而已而,出山何為。
歌闋聲消,隠幾而息,夢為飛云。
遨游八極,我為云邪,云為我邪。
無待無得,窅然皆喪,自適夫道。
吾心之適,富兮貴兮,吾不與易。
釋文珦(一二一○~?)(生年據本集卷一○《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余。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文珦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及《詩淵》中所引錄。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三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