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瀹留避地有書欲歸因用前韻示之
宋代:陳著
離亂身命危,煩惱頭髮折。
我兒在山南,百書饒苦舌。
誰知我憶兒,如火煅心鐵。
人生恩愛海,各自憐骨血。
初謂時節好,膝下長娛悅。
顧今□相遠,矛頭茍餔歠。
兵馬交往來,近日尤難說。
急投一隙寬,唿兒歸暫合。
未問溝壑填,且偷須臾活。
春來兩日強,寒氣猶凜烈。
寄巢不蔽風,敗纊聊同挾。
父坐母蓐臥,兄立弟裾接。
分散得團欒,不語意自浹。
為白潤姊知,未須生悁結。
明朝倘可行,亦須回一匝。
陳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謙之,一字子微,號本堂,晚年號嵩溪遺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調監饒州商稅。景定元年(一二六○),為白鷺書院山長,知安福縣。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賈似道,出知嘉興縣。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縣。七年,遷通判揚州,尋改臨安府簽判轉運判,擢太學博士。十年,以監察御史知臺(樊傳作合)州。宋亡,隠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殘缺錯漏,其中詩缺二卷。事見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陳本堂先生傳》(見清光緒本卷首),清光緒《奉化縣志》卷二三有傳。 陳著詩,以清光緒四明陳氏據樊氏家藏抄本校刻《本堂先生文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堂集》(簡稱四庫本)。底本詩集外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