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郡經歷韓君美
宋代:陳著
易為六經彝訓祖,詩關萬里風化機。
周孔派外誰復得,商賜言后知者誰。
穿鑿簸弄到今日,家自為詩人自易。
數不及理數亦妄,吟而無用吟何益。
京房輩,晚唐詩,悖謬之渠漓之靡。
雖不能為本真累,能誤來者滔滔地。
鄞幕多緣奎壁照,鐵做嵴梁主公道。
有時發經本旨坐虎皮,有時續古正音斥蟬噪。
老夫耄矣不出山,宿學已墮寒灰閑。
卓哉斯文有可宗,身雖不前心已攀。
二松主人忽傳意,謂曾齒及窮姓字。
生來欠識韓荊州,我亦自分陳無己。
此心胡為乎來哉,清風明月肝膽開。
滿天下是可為事,終歸敏手經綸才。
人文所以經天地,直須掀揭山火賁。
民事所以壽根本,要使人人歌既醉。
自顧光陰迫下舂,猶欲拭目儒術功。
不能頌泰交于風云之表,亦可歌豐年于畎畝之中。
陳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謙之,一字子微,號本堂,晚年號嵩溪遺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調監饒州商稅。景定元年(一二六○),為白鷺書院山長,知安福縣。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賈似道,出知嘉興縣。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縣。七年,遷通判揚州,尋改臨安府簽判轉運判,擢太學博士。十年,以監察御史知臺(樊傳作合)州。宋亡,隠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殘缺錯漏,其中詩缺二卷。事見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陳本堂先生傳》(見清光緒本卷首),清光緒《奉化縣志》卷二三有傳。 陳著詩,以清光緒四明陳氏據樊氏家藏抄本校刻《本堂先生文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堂集》(簡稱四庫本)。底本詩集外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