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雛吟
宋代:方逢辰
我聞先儒云,雞雛可觀仁。
須臾不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習(xí)而成。
于斯為良知,于斯為良能。
人從此充拓,四海皆閔曾。
異哉鷄伏鶩,出殻忘其恩。
子向水中去,母從岸唿鳴。
子往母亦往,子疏母愈親。
鷹隼飛在天,母亦與子驚。
或遇貍與狌,愛雛忘其身。
不顧力小大,直與爭死生。
天于微物上,感人惻隠真。
人觀鷄護(hù)雛,鐵石為動(dòng)情。
子哌方臥冰,安得卵覆人。
勿看雞伏鶩,吾則行吾仁。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夢魁,學(xué)者稱蛟峰先生,淳安(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jìn)士第一,理宗為改今名,因字君錫,授平江軍節(jié)度簽判。寶祐元年(一二五三),召為秘書省正字。二年,在校書郎任以言事罷。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權(quán)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賈似道罷。在婺州開講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遷秘書少監(jiān)、起居舍人。三年,出為江東提刑,徙江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五年,權(quán)兵部侍郎。七年,遷吏部侍郎。丁母憂去國,從此絕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從孫淵輯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孫中續(xù)輯外集四卷。事見本集末附黃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讀尚書方公墓志銘》。 方逢辰詩,以明天順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