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徐同知
宋代:熊禾
武夷山中舊學子,汗漫偶作觀海游。
此觀此游亦何有,炎氛瘴雨爛不收。
蓬萊絕島固難望,何處大澤并高丘。
獨聞東南倚天聳石壁,上有一輪照耀之明月,下有一道演迤之清流。
此流不求清,此月不求明。
衆星冥濛日轂遠拍天,煙浪渺渺令人愁。
因思八極間,品彙豈不稠。
后皇生物至今日,茫茫大化無停辀。
群陰剝盡碩果在,新畬再闢陳根留。
我輩等是豐芑春,盛德何止數世謀。
男兒生世有不朽,百年易邁千載悠。
造物生材諒非偶,陽春有腳先南州。
八郡春已滿,忍使四海赤子寒颼颼。
一時澤物亦易足,旱須霖雨川須舟。
書生卻顧動遐想,愿為來世蒼生憂。
斯文迓續正此時,安得古綆千尋脩。
莘郊匹夫樂堯道,朝鮮逋播敘禹疇。
兩生不來至今尚綿蕝,房魏背汗豈但唐人羞。
禮頹樂壞二千載,欲觀周道當何繇。
我聞伊洛道南后,武夷云谷今魯鄒。
孔堂金石未盡泯,淹中斷簡猶堪搜。
獨抱遺經守迂拙,歲月兀兀春復秋。
蚊蝱負山力謾苦,精衛填海志未休。
書生迂拙公所知,此來見公亦何求。
窮通志也命當遂,天地傾缺人綢繆。
愿公借我一片五色石,要補元氣混沌無瘡疣。
千載在我前,萬載在我后,山中事業非王侯。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號勿軒,晚號退齋。元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建陽崇泰里(今莒口鄉)人,世居云谷鰲峰之陽熊墩。幼年穎慧,有志于濂、洛、關、閩之學。訪朱熹門人輔廣,拜其為師,游浙江,受業于劉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黃干論學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進士,受任汀州(今屬福建)司戶參軍,頗有政績。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