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餒嗔郎罷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
宋代:艾性夫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賢,貴在素貧賤。
父常煮字不成飯,夫常織文不成絹,衣粗布衣龁藜莧。
去耕原上田,往種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繰雪春絲長。
汝溫汝飽官征忙,翁出校書為汝償。
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撫州(今屬江西)人。宋末曾應科舉,曾否入仕不詳。以能詩與叔可(無可)、憲可(元德)并稱“撫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與遺民耆老多有結交,斥仕元者為“獸心猶辦死報主,人面卻甘生事仇”(《義馬冢》),挽謝枋得詩稱“千古六經俱掃地,獨公一柱肯擎天”。據明曹安《讕言長語》謂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見一詩集,署江浙道提舉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諸集中《留城寄曠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歲相期作深隠,至今頭白未能閑”,當指出仕事。有《剩語》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剩語》二卷。 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詩淵》所錄詩。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