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其一
宋代: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薄。
吳季獨終隠,楚黃亦晚錯。
余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駬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齒少逾老心,事邇存遠略。
百金重氣義,千里赴言諾。
可期功名會,兼受生死託。
宦途入幽薊,詩句留殿閣。
出佐紫陽城,一麾真小卻。
炳燭照吏奸,良劑痊民瘼。
一庭秋水凈,萬戶春風樂。
河內泣留恂,并州永思郭。
歸裝乍林丘,趣騎已沙漠。
梅花古驛寒,別酒故人酌。
徑北道邳徐,迂西趨汴洛。
宮闕臯盛麗,山川想寥廓。
成臯嘆楚戰,砥柱窺禹鑿。
舊邦弔二虢,古邑辨三亳。
望諸墓猶存,戲馬臺如昨。
燕趙夸蛾眉,云代珍狐貉。
壯士多屠沽,逸人或巖壑。
訪古記宜勒,登高賦須作。
訂訛青簡在,得句錦囊著。
明年衣繡歸,頗愿聞其略。
鴻鵠看高翔,苕枝伏燕雀。
贈言愧非顔,出處其志略。
[ 送別 ]
陸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學家。字子方,號墻東,江陰(今屬江蘇)人。博通經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術之學。墻東先生是元代學者陸文圭的雅號,“墻東”并非是他居住澄東的意思。西漢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為遭遇王莽篡權的亂世,當牛儈(買賣牛的中間人)以自隱。當時人們稱他為“避世墻東王君公”。見《后漢書·逄萌傳》。后來以“墻東避世”作為隱居于市井的典故,“墻東”指隱居之地。墻東先生指的是隱士陸文圭,對于這個雅號,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將自己的作品集命名為《墻東類稿》。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