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甕寺
宋代:黃庶
飛泉自有迎客意,聲到山前入人耳。
泉聲引行不知疲,石路磽確折屐齒。
長安睫滿車馬塵,林巖夜夜來夢寐。
云煙郊原鋪古圖,心眼開快明如洗。
渭流屈曲成大篆,書破野色為綠紙。
丘墟沉吟古興廢,秋風正入紅樹起。
折碑斷垣臥荊棘,意思紛亂不可理。
窮幽更下蒼崖根,把酒坐聽潺湲醉。
山花似欲勸苦飲,時散清香入人鼻。
奔走恨不身長游,喜寫姓名藏薜荔。
[ 游玩 ]
黃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亞夫(或作亞父),晚號青社。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庭堅父。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時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歷一府三州,皆為從事(同上書)。以其詩文及交游事跡考之,初幕長安,慶歷末徙鳳翔,旋隨宋祁幕許州。后隨晏殊重幕長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許州,受知于文彥博。五年,文彥博徙知青州,辟庶為通判(清光緒《益都縣圖志·官師志》)。至和中,攝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見《黃氏金字牒譜》。曾自編《伐檀集》,《宋史·藝文志》著錄《黃庶集》六卷,已佚。今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為詩。 黃庶詩,以明嘉靖六年喬遷訂補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為底本(藏江西省圖書館,有葉德輝親筆跋),校以清干隆緝香堂本(簡稱緝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館據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簡稱宜本),清光緒黃菊秋翻刻《山谷全書》附刻本(簡稱黃本)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