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
宋代: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嵴,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煙。
店荒壇道絕,寺古柏梯懸。
崦漏微茫雪,巖垂淅瀝泉。
迸根通砥柱,斜徑入閑田。
北笑恒藏寶,西輕華聳蓮。
三門遙託跡,五老迥差肩。
落實樵夫拾,靈苗本草傳。
柱空擎雁塔,倒影蓋漁船。
繪畫終無手,封崇必有年。
鹽池浮翠靄,董澤媚漪漣。
陰壑乖龍蟄,枯杉凍虺穿。
圖經標數郡,神異産羣賢。
唿壽嵩何諂,升中泰豈專。
斯文如已矣,此地可終焉。
暫看猶銷病,頻登合得仙。
許昌休自負,吾什亦銘鎸。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