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安祕丞歌詩集
宋代:王禹偁
我聞天有二十八箇星,降生下界為英靈。
東方曼倩蕭相國,至今留得終天名。
又聞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衆。
神仙負過遭譴謫,謫來人世為辭客。
李白王維并杜甫,詩顛酒狂振寰宇。
今來相去千百年,寥落干坤闃無睹。
皇天何不生奇人,庸兒蠢夫空紛紛。
夜眠朝走不覺老,飯囊酒甕奚足云。
陶丘忽見安祕書,星精仙骨真有余。
月中曾折最高桂,趁出玉兔驚蟾蜍。
示我歌詩百余首,筆鋒閃閃摩星斗。
乍似碧落長拖萬丈虹,飲竭四海波瀾空。
又似赤晴干撒一陣雹,打折瓊林枝倒卓。
夜來夢見李長吉,叩頭再拜須來乞。
自言失卻照海珠,至今黑坐驪龍窟。
方知安侯不是星辰類,即是神仙輩。
不然又爭得標格峻邁,文辭顛怪。
有時醉起一長噫,八極風清鬼神駭。
他年卻入蓬萊宮,休使麻姑更爬背。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