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楊立之見別
宋代:蘇頌
梁苑昔傾蓋,膺門嘗贈鞭。
幾回留客舍,四紀度星躔。
染翰頻穿硯,繙書屢絕編。
文章傳累世,功業慕當年。
懷寶思求售,趨時輒遘邅。
宋忠徒問卜,孟子本知天。
得喪時難必,窮通命使然。
半生淹貢部,晚節困乘田。
事盬才非稱,歊喧性未便。
畏途嗟坎壈,野思憶潺湲。
解紱無終競,同袍每共憐。
老來心更逸,歸去樂應全。
鳳翮翔千仞,鯢蟠入九淵。
舊交尤惜別,后學欲鉆堅。
湖嶠新營第,河濱促放船。
一經勤教子,三徑往鄰賢。
顧我今耆艾,投閑竚冶甄。
何時江海上,拂榻重相延。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制造家、藥物學家。出身閩南望族,其父蘇紳曾任集賢殿修撰。蘇頌好學,于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于算法、地志、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作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領導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表擒縱器的先河。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著有《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