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和楊樂道省中述懷
宋代:沈遘
少小學書史,頗知道所存。
功名謂陳跡,古人不復論。
既困乃干澤,羽翼何翩翻。
初登羣玉府,猶接文字言。
晚落司會廷,始從俗吏煩。
朱墨事勾校,笞榜窮奸諼。
終日坐當案,曾不聞休番。
舊學泯不講,舊志茲益昏。
中悼素尚違,仰愧前修尊。
去之未云果,蕩爾何當返。
覽君自警作,使我忘囂袢。
友道久寥闊,期君于此敦。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蔭補郊社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除大理評事,通判江寧府,召為集賢校理,權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誥。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拜翰林學士,判流內銓,因母喪離職,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與從叔括、弟遼,合稱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見《臨川文集》卷九三《內翰沈氏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沈遘詩,以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參校清康熙戊戌吳允嘉校刻、光緒丙申浙江書局重刊本(簡稱浙局本)。另從《緯略》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