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錄研匜歌
宋代:沈遘
張君贈我古研滴,四腳爬沙角如戟。
肉翼絡髀老獸姿,世不能名眼未識。
我知此為天祿兒,口銜一寸黃金匜。
蟾蜍嚼月兩吻坼,天鯨胸穴雙泉飛。
玉聲琮琤珠迸落,影射巖石光瀺灂。
未央書殿立髬髵,曾見揚雄老投閣。
子孫晚出中平間,渴烏翻車灑平洛。
宗資墓口臥露霜,頭角頓挫仍騰攫。
爾來拂拭傍幾案,眉目睢盱苔蘚剝。
形模不入世俗用,疑付大手傳糟粕。
未能點綴清廟頌,開闢大易摛春秋。
就令□□□□□,末勢猶足為遷彪。
物無貴賤繫所用,千金乞我直暗投。
圖書散落愈□下,晚歲惟有齏鹽謀。
學注蟲魚問老圃,無乃塌颯為匜羞。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蔭補郊社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除大理評事,通判江寧府,召為集賢校理,權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誥。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拜翰林學士,判流內銓,因母喪離職,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與從叔括、弟遼,合稱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見《臨川文集》卷九三《內翰沈氏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沈遘詩,以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參校清康熙戊戌吳允嘉校刻、光緒丙申浙江書局重刊本(簡稱浙局本)。另從《緯略》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