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胡右丞視學所賦
宋代:呂陶
成都學最古,肇自西漢時。
寥寥千余載,間有或盛衰。
慶歷始下詔,四方如響隨。
良哉樂安伯,治體由本基。
遠模類文翁,故事循魯僖。
課試月為度,講解日有規。
教育猶父兄,片言不邇遺。
學子五百人,弦誦何儀儀。
陶成禮義俗,大變西南維。
距此已一世,繼者賢其誰。
胡公廟堂老,天子深倚毗。
下車急先務,勸學為之師。
時異心則同,兩哲吹壎箎。
作詩遺諸生,字字皆典彛。
近欲美材成,遠使純風熙。
礱石建巨堂,豎柱不復欹。
九經滿四壁,高下相支持。
首尾傳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經與斯堂,天下難等夷。
度地得勝勢,西隅敞高扉。
氣象自宏顯,出門見通逵。
嘉木種千本,敷陰接春暉。
人將不剪伐,異日甘棠枝。
賤子昔在泮,執經趨綘帷。
嘗聞先生訓,敢告多士知。
讀書有本統,宜先窮是非。
微言率簡易,衆說殊支離。
詳觀圣賢跡,于我猶蓍龜。
不獨事辭章,華葩競葳蕤。
豈徒換爵祿,稱謂生光輝。
立已如遠游,縱橫亦多岐。
取舍各異轍,義利難兩馳。
一足少蹭蹬,終身陷污卑。
君子與小人,古今不同歸。
勉哉篤志操,行副公所期。
呂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鈞,叫凈德,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全蜀藝文志》卷五三《呂氏族譜》)。仁宗皇祐進士,官銅梁、壽陽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又舉制科,改蜀州通判,遷知彭州。因反對榷茶,貶監懷安商稅。哲宗即位,起知廣安軍,召為司門郎中,擢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黨爭,出為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七年,復入為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出知陳州,徙河陽、潞州。紹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黨籍謫提舉潭州南岳廟?;兆诩次?,起知梓州。崇寧元年(一一○二)致仕(《凈德集》馬騏序)。著有《呂陶集》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凈德集》三十八卷?!端问贰肪砣牧ⅰ稏|都事略》卷九七有傳?!翁赵?,以武英殿珍版《凈德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三本收詩數量稍有不同,以文淵閣本收詩最少,錯訛較多。新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