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水壽寧院
宋代:呂陶
重巖一水源何長,下浸十頃同江鄉。
環堤數里植垂柳,緣陰交蓋西風涼。
危橋迤邐渡前岸,古寺直枕山之岡。
門闌閟邃戶庭闊,金碧間鬬皆煌煌。
并人事佛素已謹,挾以富力尤輝光。
三朝宸札舊所賜,奎文寶蹟人間藏。
有如方岳處厚地,鎮壓萬衆傳無疆。
西園嘉卉不知數,春暉盡許開琳瑯。
東偏小池亦足愛,秋色未老芙蕖香。
寺旁有曰武陵者,高碑大字言其詳。
武周一旦改唐祚,天傾地轉無干綱。
睿皇書碑李嶠記,常時氣燄安可量。
神功距此四百載,孤墳雖在郊原荒。
年年秋潦過墳側,枯盡白草空斜陽。
且憐景物為一飲,誰暇對酒論興亡。
[ 游玩 ]
呂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鈞,叫凈德,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全蜀藝文志》卷五三《呂氏族譜》)。仁宗皇祐進士,官銅梁、壽陽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又舉制科,改蜀州通判,遷知彭州。因反對榷茶,貶監懷安商稅。哲宗即位,起知廣安軍,召為司門郎中,擢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黨爭,出為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七年,復入為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出知陳州,徙河陽、潞州。紹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黨籍謫提舉潭州南岳廟。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寧元年(一一○二)致仕(《凈德集》馬騏序)。著有《呂陶集》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凈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東都事略》卷九七有傳。 呂陶詩,以武英殿珍版《凈德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三本收詩數量稍有不同,以文淵閣本收詩最少,錯訛較多。新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