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平羌狄尉
宋代:呂陶
梁公沒世五百年,殊勛茂烈存簡編。
我懷忠議不復見,讀至舊史嘗喟然。
窮山老尉有狄氏,問之乃曰公其先。
誥書家牒盡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
念公英節不見矣,見公遠孫良可賢。
況公遠孫實賢者,本末趣尚疇能肩。
昔從五季衰亂來,簪組飄墜歸農廛。
平時下詔繼絕世,霑以一命聊襃甄。
天資忠孝遂奮激,報祖許國惟勤拳。
胸中已有霜雪在,飲冰食蘗甘如羶。
嘗云起跡自畎畝,幸得寸祿因賞延。
語言動靜茍一失,辱及吾祖為欺天。
信者清白與剛毅,異代猶有芳風傳。
如何十載走塵坌,綠發減盡成華顛。
青云岐路苦悠遠,誰借跬步為階緣。
當途達者倘在念,一顧可使羽翼軒。
不惟廉操足敦勸,抑見袓德光綿綿。
嗟予之意止如此,感憤為君書此篇。
呂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鈞,叫凈德,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全蜀藝文志》卷五三《呂氏族譜》)。仁宗皇祐進士,官銅梁、壽陽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又舉制科,改蜀州通判,遷知彭州。因反對榷茶,貶監懷安商稅。哲宗即位,起知廣安軍,召為司門郎中,擢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黨爭,出為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七年,復入為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出知陳州,徙河陽、潞州。紹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黨籍謫提舉潭州南岳廟?;兆诩次唬鹬髦荨3鐚幵辏ㄒ灰弧鸲┲率耍ā秲舻录否R騏序)。著有《呂陶集》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凈德集》三十八卷?!端问贰肪砣牧ⅰ稏|都事略》卷九七有傳?!翁赵姡晕溆⒌钫浒妗秲舻录窞榈妆?,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三本收詩數量稍有不同,以文淵閣本收詩最少,錯訛較多。新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