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詠金橘
宋代:呂陶
江南種橘繁如秔,爾今獨以金為名。
豈非彼俗甚珍惜,謂其可比百鍊精。
千頭盡帯秋色老,一腹皆飽晨霜清。
初筵特此獻磊落,滿座不覺窺光晶。
寶肆豪華竸相勝,瑪瑙散入雕盤盈。
珠庭變化望已久,仙丹忽向洪爐成。
試侵香潤擘圓粒,齒牙滴瀝沾冰瓊。
自憐孤根出遠土,得并衆果親杯觥。
赤心可恥不嗤棗,虛表無用安須橙。
辛酸甘苦各存味,賴有知者加題評。
呂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鈞,叫凈德,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全蜀藝文志》卷五三《呂氏族譜》)。仁宗皇祐進士,官銅梁、壽陽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又舉制科,改蜀州通判,遷知彭州。因反對榷茶,貶監懷安商稅。哲宗即位,起知廣安軍,召為司門郎中,擢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黨爭,出為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七年,復入為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出知陳州,徙河陽、潞州。紹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黨籍謫提舉潭州南岳廟。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寧元年(一一○二)致仕(《凈德集》馬騏序)。著有《呂陶集》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凈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東都事略》卷九七有傳。 呂陶詩,以武英殿珍版《凈德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三本收詩數量稍有不同,以文淵閣本收詩最少,錯訛較多。新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