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龍圖仲庶赴江寧
宋代:呂陶
方域開全晉,權綱委巨公。
深仁吾所導,實惠爾常蒙。
曠濶歸儒術,周流見治功。
蠢生無不贍,豪利豈須籠。
金糓邊屯鋭,農桑漢地豐。
頌聲如響答,和氣與春融。
天下殊庸冠,朝廷偉望隆。
咨詢懷舊德,付畀出清衷。
禁直圖書近,龎恩屏翰崇。
鄉衣新粲錦,郡軾再憑熊。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節雄。
江山三國勢,臺殿六朝風。
地勝名區在,時移往事空。
貢先淮甸入,化接海隅同。
封宇綏安外,煙波賦詠中。
民瞻深繫屬,國論素探窮。
此日留藩鎮,何時補上聰。
鈞衡須遠業,藥石仰真忠。
孰謂勞申伯,前知用弱翁。
南歸勿遲久,登弼代天工。
[ 送別 ]
呂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鈞,叫凈德,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全蜀藝文志》卷五三《呂氏族譜》)。仁宗皇祐進士,官銅梁、壽陽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又舉制科,改蜀州通判,遷知彭州。因反對榷茶,貶監懷安商稅。哲宗即位,起知廣安軍,召為司門郎中,擢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黨爭,出為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七年,復入為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出知陳州,徙河陽、潞州。紹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黨籍謫提舉潭州南岳廟?;兆诩次?,起知梓州。崇寧元年(一一○二)致仕(《凈德集》馬騏序)。著有《呂陶集》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凈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東都事略》卷九七有傳。 呂陶詩,以武英殿珍版《凈德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三本收詩數量稍有不同,以文淵閣本收詩最少,錯訛較多。新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