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常蔭
宋代:劉摯
吾師來曲江,落落偉丈夫。
靈標峙松雪,清韻輝冰壺。
談高文字間,欲趨仁義途。
飄然跡無累,青天白云孤。
振衣下懷楚,遂欲游京都。
京都貴人多,駢門耀金朱。
仁義卜知已,誰不顧子廬。
況子兼外學,妙達性命樞。
言隨禍福應,名利惟所唿。
一出玩世故,應憶舊山隅。
[ 送別 ]
劉摯(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靜軍東光(今屬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試南宮令,徙江陵觀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韓琦薦補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遷監察御史里行,屢上書論列新法不便,貶監衡州鹽倉。數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禮院。元豐初,為開封府推官,遷右司郎中。因建議執政合廳辦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罷官歸鄉。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書右僕射。摯性峭直,勇于去惡,旋為讒者羅織,出知鄆州,徙青州。紹圣初哲宗親政,以元祐黨人累貶鼎州團練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八。有《忠肅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為二十卷,其中詩六卷。《宋史》卷三四○有傳。 劉摯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王灝編《畿輔叢書》本(簡稱畿輔本)。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