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陽書事七十韻
唐代:劉禹錫
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處,亞父所封城。
漢置東南尉,梁分肘腋兵。本吳風(fēng)俗剽,兼楚語音傖。
沸井今無涌,烏江舊有名。土臺游柱史,石室隱彭鏗。
曹操祠猶在,濡須塢未平。海潮隨月大,江水應(yīng)春生。
憶昨深山里,終朝看火耕。魚書來北闕,鹢首下南荊。
云雨巫山暗,蕙蘭湘水清。章華樹已失,鄂渚草來迎。
廬阜香爐出,湓城粉堞明。雁飛彭蠡暮,鴉噪大雷晴。
平野分風(fēng)使,恬和趁夜程。貴池登陸峻,舂谷渡橋鳴。
駱驛主人問,悲歡故舊情。幾年方一面,卜晝便三更。
助喜杯盤盛,忘機(jī)笑語訇。管清疑警鶴,弦巧似嬌鶯。
熾炭烘蹲獸,華茵織斗鯨。回裾飄霧雨,急節(jié)墮瓊英。
斂黛凝愁色,施鈿耀翠晶。容華本南國,妝束學(xué)西京。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促筵交履舄,痛飲倒簪纓。
謔浪容優(yōu)孟,嬌憐許智瓊。蔽明添翠帟,命燭拄金莖。
坐久羅衣皺,杯頻粉面騂.興來從請曲,意墮即飛觥。
令急重須改,歡馮醉盡呈。詰朝還選勝,來日又尋盟。
道別殷勤惜,邀筵次第爭。唯聞嗟短景,不復(fù)有馀酲。
眾散扃朱戶,相攜話素誠。晤言猶亹亹,殘漏自丁丁。
出祖千夫擁,行廚五熟烹。離亭臨野水,別思入哀箏。
接境人情洽,方冬饌具精。中流為界道,隔岸數(shù)飛甍。
沙浦王渾鎮(zhèn),滄洲謝脁城。望夫人化石,夢帝日環(huán)營。
半渡趨津吏,緣堤簇郡甿.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
里社爭來獻(xiàn),壺漿各自擎。鴟夷傾底寫,粔籹斗成□。
采石風(fēng)傳柝,新林暮擊鉦。繭綸牽撥剌,犀焰照澄泓。
露冕觀原野,前驅(qū)抗旆旌。分庭展賓主,望闕拜恩榮。
比屋惸嫠輩,連年水旱并。遐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
遠(yuǎn)岫低屏列,支流曲帶縈。湖魚香勝肉,官酒重于餳。
憶昔泉源變,斯須地軸傾。雞籠為石顆,龜眼入泥坑。
事系人風(fēng)重,官從物論輕。江春俄澹蕩,樓月幾虧盈。
柳長千絲宛,田塍一線絣.游魚將婢從,野雉見媒驚。
波凈攢鳧鵲,洲香發(fā)杜蘅。一鐘菰葑米,千里水葵羹。
受譴時方久,分憂政未成。比瓊雖碌碌,于鐵尚錚錚。
早忝登三署,曾聞奏六英。無能甘負(fù)弩,不慎在提衡。
口語成中遘,毛衣阻上征。時聞關(guān)利鈍,智亦有聾盲。
昔愧山東妙,今慚海內(nèi)兄。后來登甲乙,早已在蓬瀛。
心托秦明鏡,才非楚白珩。齒衰親藥物,宦薄傲公卿。
捧日皆元老,宣風(fēng)盡大彭。好令朝集使,結(jié)束赴新正。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