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盧總赴調
宋代:沈遼
山東盧翁舊儒者,少年久客都城下。
先朝數因春官薦,投袂攀鞍學弓馬。
大黃六鈞猿臂挽,武庫官箭長分靶。
橫門較藝在第一,武士賈勇來相迓。
天子臨觀虎豹羣,弓滿不苦何由化。
固知窮達不在我,乞得參軍何足咤。
晚除一尉來荊域,白發婆娑誰復識。
部中夷落寄戎政,上下六年無盜賊。
使者垂庥太守惜,地薄器寒無勢力。
平生介直恥自媒,一紙薦書終不得。
中間安南大將出,嘗愿奮身借一戟。
翻蒙羽檄督軍糧,靈渠首運三千石。
小官繇使當自効,解衣操舟上灘磧。
同行嘲笑何自苦,殊勝陶公閑運甓。
功勞涓埃何足道,甫得臨湘升斗食。
髙堂老母終天年,屏居古寺甘窮寂。
從來畏慎不干人,糲食布衣殘喘息。
春秋祀事亦粗給,妻子不為饑寒逼。
三年終喪壯心在,矍鑠安能忌吏役。
古劍不折終不埋,老馬豈甘長伏櫪。
卻持手板謁公府,斗擻青衫塵土跡。
我知盧公意可憐,世人□家輕相測。
何如市井輕薄兒,朝來指白暮為黑。
沈遼(一○三二~一○八五),字叡達,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監壽州酒稅,遷監內藏庫。神宗熙寧初,為審官西院主簿,出監明州市舶司,遷太常寺奉禮郎,改監杭州軍資庫,攝華亭縣事。曾為人書裙帶,轉輾為神宗所見,以為失去士大夫顧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職為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話》卷一)。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齊山,名曰云巢。元豐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達墓志銘》)。與從叔沈括、兄遘,合稱沈氏三先生。所著有《云巢編》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沈遼詩,現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題無詩,頗多散佚。本詩集,以浙江省圖書館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編》(即前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簡稱宋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康熙戊戌吳允嘉校刻、光緒丙申浙江書局重刊本(簡稱浙局本)及《宋文鑑》、《永樂大典》、《宋詩紀事》等。另從《寶真齋法書贊》輯得異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