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景館吏立之
宋代:馮山
去年四月二十七,親見進之沒磝盤。
今年二月十三日,又聞立之死卼白。
身膏草野心為誰,區區身后猶讒疾。
進之一子久乃得,立之一子稱特恩。
死封疆臣古所重,千載烈士多銜冤。
立之才武世少敵,胸中意欲呑河湟。
將軍一劍義自決,塞上擾擾多奔亡。
前功委棄不復收,李蔡下士皆封侯。
生人欺鬼不解語,天道反復終相讎。
昨得二月三日書,猶云持重破賊鋒。
等閑人事祇十日,使我淚落親書蹤。
兒癡母老女未嫁,實事無一虛名存。
相知抱恨寧復論,誰為往弔洮西魂。
[ 惆悵 ]
馮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獻能,安岳(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寧中為秘書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鄧綰薦為臺官,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間,范祖禹薦于朝。紹圣元年卒(《安岳集》劉光祖序),官終祠部郎中,追贈太師。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詩十二卷。事見《宋史》卷三七一《馮澥傳》。 馮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安岳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館刊《宋人集》乙編《馮安岳集》(簡稱宜秋館本)、清汪文柏跋清鈔本《安岳馮公太師文集》(簡稱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安岳吟稿》(簡稱小集)。另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