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潁昌范蜀公
宋代:馮山
大老歸真主,前朝遺數公。
精神時一會,出處道皆同。
起潞儀刑地,煩溫燮理功。
及觀光祿表,深見古人風。
聘幣來何厚,安車愿不東。
光華膺政殿,僶俛就祠宮。
論議高踰武,文章遠繼雄。
退身無少憾,憂國有余忠。
幾杖誠先覺,衣冠為一空。
千齡重際遇,二圣極優崇。
將相交游盛,朝廷禮數隆。
一星容處士,四海望冥鴻。
箕潁紛囂外,岷峨氣象中。
楚詞清更適,舜律遠相通。
庭玉連城價,孫枝百尺桐。
圣賢今日是,河漢幾時窮。
晚輩徒瞻仰,先生蓋始終。
冰霜嚴皎潔,塵滓坐銷融。
信史知將貴,聲詩恨不工。
東齊如見録,光彩附垂虹。
馮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獻能,安岳(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寧中為秘書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鄧綰薦為臺官,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間,范祖禹薦于朝。紹圣元年卒(《安岳集》劉光祖序),官終祠部郎中,追贈太師。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詩十二卷。事見《宋史》卷三七一《馮澥傳》。 馮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安岳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館刊《宋人集》乙編《馮安岳集》(簡稱宜秋館本)、清汪文柏跋清鈔本《安岳馮公太師文集》(簡稱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安岳吟稿》(簡稱小集)。另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