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之才雪
宋代:馮山
農事方春作,田苗待雪催。
忽從天外降,尤勝臘前來。
枯藁全妝飾,勾萌暗養培。
格清徒自照,體弱不勝挼。
有勢離還合,無情去卻迴。
干坤迷境界,造化始元胎。
氣凜侵帷幌,身輕寄草萊。
匿瑕漫糞壤,銜巧綴條枚。
空際如難集,毫端已共偎。
濃寒流遠蜀,嘉兆葉清臺。
既渾山兼澤,寧分石與瑰。
饑鳶蹲木杪,凍虎臥巖隈。
積恐江城滿,重疑棧閣摧。
誰居梁苑右,或遡剡溪洄。
凝沍陰雖勝,沾濡旱可摧。
雕鑴窮物象,皎潔離風埃。
雨腳紛猶雜,云頭重不擡。
豪門張燕席,貧竈擁寒灰。
且喜蒙膏澤,仍知免沴災。
斯民爭慶賀,高會與歡咍。
把酒看宜醉,洪爐守至煨。
傳聞詩句好,罷聽樂聲嗺。
灑落吟情健,玲瓏霽色開。
營丘無復見,誰為寫皚皚。
馮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獻能,安岳(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寧中為秘書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鄧綰薦為臺官,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間,范祖禹薦于朝。紹圣元年卒(《安岳集》劉光祖序),官終祠部郎中,追贈太師。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詩十二卷。事見《宋史》卷三七一《馮澥傳》?!●T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安岳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館刊《宋人集》乙編《馮安岳集》(簡稱宜秋館本)、清汪文柏跋清鈔本《安岳馮公太師文集》(簡稱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安岳吟稿》(簡稱小集)。另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