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之才巡按見寄
宋代:馮山
捫參趨遠道,首蜀下青泥。
江遶縈紆帶,山盤屈曲梯。
何時巖腹斷,自古客心低。
峽盡逢寧武,天寛類寶雞。
東窮巴嶺北,南轉梓潼西。
地共猿猱食,居同鳥雀棲。
風霜傳一檄,玉帛走千蹊。
力責多傭父,窮輸或嫁妻。
上憂分使節,僉議輟朝圭。
素志施膏澤,虛懷去町畦。
垂鞭防馬憊,含哺止兒啼。
夜寢無寧席,朝餐或茹梨。
驅馳宣詔令,歌舞慰童齯。
按部經雙劍,迎壺滿見溪。
政清冰出凌,民附水淫堤。
指穴收毚兔,搜羣去狠羝。
吏悛藏乳虎,人樂戲春麛。
驛轉悠千里,秋霖動一犂。
憂勞如有病,暴露欲生黧。
委篋書爭報,封囊藥自題。
茶塵思鳥觜,羮野憶駝蹄。
過雁晴逾叫,殘蟬曉更嘶。
萬愁休入耳,數酌且溫臍。
圣治幾仁壽,宸衷念庶黎。
呻吟裁藥石,亢旱得云霓。
駒有苗場食,鸞無枳棘棲。
明公深履歷,清望絕乖睽。
盤錯居常試,安恬久自迷。
漢貂方促召,賈論息言提。
寶閣鄰天仗,星闈侍女奚。
功名當少俟,歲月尚能稽。
末路忻依託,先期慮解攜。
榮封雖絕跡,歸意共含悽。
自笑身謀拙,曾將物理齊。
倒行嗟黽勉,仰望跼攀躋。
易足籬邊鷃,難馴水上鹥。
稻粱誰計鶴,車馬未安鼷。
詩戰逢諸帥,文聲鼓萬鼙。
白徒雖自奮,黃馘豈容批。
怒臂猶輕展,驚魂已暗擠。
續貂無取者,附驥亦榮兮。
巧拙其如性,天機不可倪。
馮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獻能,安岳(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寧中為秘書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鄧綰薦為臺官,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間,范祖禹薦于朝。紹圣元年卒(《安岳集》劉光祖序),官終祠部郎中,追贈太師。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詩十二卷。事見《宋史》卷三七一《馮澥傳》?!●T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安岳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館刊《宋人集》乙編《馮安岳集》(簡稱宜秋館本)、清汪文柏跋清鈔本《安岳馮公太師文集》(簡稱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安岳吟稿》(簡稱小集)。另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二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