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構成之運判赴闕
宋代:馮山
曾留先帝紫宸班,高議雍容數刻間。
使節光華金口賜,鄉枌歌舞繡衣還。
鑪錘應手皆良法,斤斧投虛輙大姦。
坐席賢勞殊未暖,歸軺嚴召遽難攀。
豪曹自是青云器,騏驥應無白日閑。
蘇孺故人聊養拙,君公行部每開顔。
新知邂逅情猶在,遠別逡巡涕欲潸。
人事去來寧可問,試看莊叟道中環。
[ 送別 ]
馮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獻能,安岳(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兩宋名賢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寧中為秘書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鄧綰薦為臺官,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間,范祖禹薦于朝。紹圣元年卒(《安岳集》劉光祖序),官終祠部郎中,追贈太師。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詩十二卷。事見《宋史》卷三七一《馮澥傳》。 馮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安岳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館刊《宋人集》乙編《馮安岳集》(簡稱宜秋館本)、清汪文柏跋清鈔本《安岳馮公太師文集》(簡稱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安岳吟稿》(簡稱小集)。另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