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三峽石橋行
宋代:郭祥正
銀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織女望牽牛。
洪波欲渡渡不得,叱鵲為橋誠拙謀。
胡不見廬山三峽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擘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云勢披靡。
飛鳥難過虎豹愁,四時白雪吹不收。
燭龍此地無行跡,六月游子披貂裘。
誰將巨斧鑿大石,突兀長橋跨蒼壁。
行車走馬安如山,下視龍門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尤更奇。
喚取河邊作橋棟,一年不必一佳期。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詩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號謝公山人、醉引居士、凈空居士、漳南浪士等。當涂(今屬安徽)人。皇祐五年進士,歷官秘書閣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請大夫等,雖仕于朝,不營一金,所到之處,多有政聲。一生寫詩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詩風縱橫奔放,酷似李白。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