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希純,字子進,壽州(今安徽鳳臺)人。公著第三子(《金石萃編》卷一四四)。第進士,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歷宗正、太常、祕書丞,遷著作郎,以父諱不拜。擢起居舍人,權太常少卿。拜中書舍人,同修國史。紹圣中章惇為相,出知亳州,徙睦州、歸州。公著追貶,希純亦累貶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還為待制、知瀛州。崇寧初入黨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東西林二首 其二
- 東西林二首 其一
- 九月以檄至九江雜賦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方廣寺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疏山道中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西林寺 其二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西林寺 其一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武陽渡
- 越一月復以憲檄按死事于撫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歸宿永興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詩如前之數可發一笑為后山行云 七夕
- 食盤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