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
宋代:蘇轍
我行未厭山東遠,昔游歷下今梁宛。
官如鷄肋浪奔馳,政似牛毛常黽勉。
幸公四年持使節(jié),按行千里長相見。
鷹掣秋田伏兔驚,驥馳平野疲牛倦。
似憐多病與時違,未怪兩州從事懶。
除書奪去一何速,歸袖翩然不容挽。
黃河東注竭崑崙,鉅野橫流入州縣。
民事蕭條委濁流,扁舟出入隨奔電。
回首應懷微禹憂,歸朝且喜寧親便。
公知齊楚即為魚,勸筑宣防不宜緩。
[ 送別 ]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ⅲ阌乐?、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