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道巖二十韻
宋代: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磐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席帽近南猶仰視,云蓋一峰蟠北隅。
前巖后巖為表里,直過可以肩籃輿。
吳許遺留試劍石,葛艾棄置燒丹爐。
當時俗眼固不識,一旦脫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連五湖。
春來桃李開錦繡,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間酷熱不能到,清風白水搖芙蕖。
霜飛雪落萬木死,玉葉青青長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繞真儀七十軀。
月光射入嵌空內,皎皎寒冰在玉壺。
老龍耽睡忽驚覺,一霎萬頃霑膏腴。
物無疵癘年谷熟,有感則通如合符。
本朝圖經自該說,厥后荒廢成丘墟。
元周抵掌來必葺,十四年間復古初。
崇寧天子降明詔,廢者使興傳圣謨。
郡邑何時月剡奏,畢封之祝相歡唿。
黃誥,字君謨,晚口拙翁,平江(今屬湖南)人。神宗熙寧三年(一○七○)進士,為長沙簿。遷知益陽。元豐中,歷官真定府、環慶路走馬承受(《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三四五)。哲宗元祐中通判潭州(同上書卷四七七)。紹圣二年(一○九五)知歙州(《新安志》卷九)。徙知建州,遷湖南提刑,累官太府卿。《楚紀》卷三六、同治《平江縣志》卷四三有傳。今錄詩是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