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公悅席上事送周如京
宋代:鄭俠
逢世路分歸洛陽,有客邂逅樵溪曲。
高談傾蓋萬珠璣,相對崇朝惟不足。
武陽太守山簡徒,喜賢樂事天下無。
為客留公駐斯須,精庖饌玉歌貫珠。
坐中賓客皆豪杰,凜凜清風生頬舌。
性情浩浩談云云,不待酒味既凜冽。
逡巡行幕如風翻,二姝新出屏幃間。
一人捧心余故態,對客悄悄眉峰攅。
一人襜裾半云霧,仙袂應曲飄飄舉。
解作陽闗意外聲,舊人只把花卿數。
此宵嘉會世所稀,席上更覽周侯詩。
彫金有格但聞說,不覽新集那得知。
俠于周侯非甚舊,朋友十輩識公九。
此公惜別事如何,反覆清篇還執手。
龍韜虎略何處藏,卻向吟筆呈鋒鋩。
堪作太平祥瑞録,將軍白首弄篇章。
鄭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號大慶居士,又號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屬河南),后入閩,為福清(今屬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調光州司法參軍,入監安上門。神宗熙寧中,因繪《流民圖》、,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業圖跡》上奏,指斥新法弊竇,編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還,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錄事參軍。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竄英州。徽宗即位,復泉州教授,改監潭州南岳廟,未被敕,復追毀前命。崇寧五年(一一○六),復將仕郎,不復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紹熙初,追贈朝奉郎。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賜謚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東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鄭俠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西塘集》為底本,參校清吳自牧(宋詩鈔二集·西塘詩鈔)(簡稱詩鈔)、清管庭芬《宋詩鈔補·西塘集補鈔》(簡稱補鈔)。另輯得集外詩七首,合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