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守惠酒
宋代:鄭俠
重陰未肯避陽明,飄風驟雨加震凌。
正月已缺二月近,滴水成凍威稜稜。
帝雖乘震利發生,令猶行冬重嚴凝。
鸎皆遷喬忽入谷,魚已弄煖翻藏冰。
此時草木亦成愁,祗恐不得違其萌。
吁嗟羈窮影弔形,安得恝然如無情。
明良會合千載遇,乃以罪棄投荒荊。
單親萬里頭應雪,不得朝晚奉甘馨。
閩嶺之南方弄兵,殺氣殊與生成爭。
既不能輔助圣時使咸若,又不能慷慨帝前效昔人之請纓。
詩書滿腹浪自飽,一句不得推而行。
身雖兀坐心惕驚,愁緒忽起填胸膺。
但聽曠野深林調調刁刁,如有神號鬼泣聲。
真江太守真慈明,惠施每每先單煢。
眼前突兀雙玉瓶,滿貯玉液清冷冷。
拜公之賜未敢傾,不覺失笑三閭生。
不學憔悴思獨醒,哺糟啜醨隨其朋。
往往一飲一石、五斗解酲,被人唿作生劉伶。
雖然遇酒而酩酊,心不汝醉神亦寧。
開樽又飲太守德,和氣坐覺生檐楹。
不知凝冽自何去,至于愁思皆自澄。
乃知春功亦不遠,緘封祗在瓶與罌。
安得遽爾披重云,劃見白日臨青冥。
和氣習習扇九壤,枯枝朽質爭敷榮。
風雨時,泰階平,圣君萬壽寰海清。
細草輕煙日邉路,鳳管龍絲細可聽。
有耳不聞鼙與鉦,有目不識旗與旌,圣功浩蕩不可名。
鄭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號大慶居士,又號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屬河南),后入閩,為福清(今屬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調光州司法參軍,入監安上門。神宗熙寧中,因繪《流民圖》、,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業圖跡》上奏,指斥新法弊竇,編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還,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錄事參軍。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竄英州。徽宗即位,復泉州教授,改監潭州南岳廟,未被敕,復追毀前命。崇寧五年(一一○六),復將仕郎,不復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紹熙初,追贈朝奉郎。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賜謚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東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鄭俠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西塘集》為底本,參校清吳自牧(宋詩鈔二集·西塘詩鈔)(簡稱詩鈔)、清管庭芬《宋詩鈔補·西塘集補鈔》(簡稱補鈔)。另輯得集外詩七首,合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