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執(zhí)中游山
宋代:彭汝礪
峨峨楚山前,屹屹樊堞后。
汗漫清漢左,蜿蜒大堤右。
雷霆沸波瀾,龍虎臥岡阜。
春風(fēng)無偏陂,潤澤到藜莠。
日月有底急,匆匆似奔走。
樂哉城南游,矧復(fù)得智叟。
橫踰路東頭,縱踏山北口。
逶迤陟嵚崟,莽蒼度林藪。
巍亭立青冥,隠幾見十部。
崖石險欲落,參差露妍丑。
沉深開殿閣,闕穴得圈臼。
尚或埋泥涂,誰能斬薪槱。
法海惟我汎,禪關(guān)與君叩。
清泉給醍醐,一飲失塵垢。
丹鳳杳不來,瞻想更搔首。
潭潭谷中寺,花木照堂坳。
樓閣守岧峣,敧危貼星斗。
白云雜香霧,終日在戶牖。
有沼旱不枯,金蓮豈凡偶。
不見白馬至,似聞蒼龍吼。
一雨作豐年,歡愉逮雞狗。
稅車高陽池,遺事問黃耉。
嘆息當(dāng)世士,所懷自非茍。
方醉白接?,寧貴朱組綬。
拭目墮淚碑,徘徊想忠厚。
河內(nèi)借寇恂,南陽祠杜母。
彼惟一純誠,名等天地久。
愛君所志遠(yuǎn),堯舜望高后。
談經(jīng)破小辯,獨自持綱紐。
德愛在章貢,甘棠不枯朽。
邅迴久荊楚,白髮嗟未偶。
軒昂更自拔,憷惕非人咎。
寧甘凍饑死,不一變厥守。
吾惟人間世,所遇皆所授。
生死等夢幻,可能憬然否。
譬猶二人奕,日夜競勝負(fù)。
紛紛置黑白,畢竟一何有。
但愿山下水,盡作杯中酒。
時時與君醉,獨與造化友。
忠臣不忘君,不問在畎畝。
彭汝礪(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資,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jìn)士,授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神宗熙寧初,召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元豐初,出為江西轉(zhuǎn)運判官,徙提點京西刑獄。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為起居舍人,逾年遷中書舍人。以言事落職知徐州,旋加集賢殿修撰,入權(quán)兵、刑二部侍郎,進(jìn)吏部尚書。因劉贄事出知江州,紹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為樞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礪墓志銘》),年五十四。著有《易義》、《詩義》及詩文五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四十卷),已佚。后人收輯遺詩為《鄱陽集》十二卷,編次多舛誤重復(fù)。《宋史》卷三四六有傳。彭汝礪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鄱陽集》為底本,校以清嘉慶周彥、高澤履刻《鄱陽詩集》(簡稱嘉慶本),傅增湘校清鈔《鄱陽先生文集》(簡稱傅校)。參校宋陳思輯《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清曹庭棟輯《宋百家詩存》(簡稱詩存)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