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使遼
宋代:畢仲游
都門冠蓋如云多,馬頭匼匝金盤陀。
平明三節出城去,使華已過桑干河。
桑干地寒氈作屋,冰霜滿野飛鴻鵠。
道旁簫鼓動地迎,鐵面蕃兒皆拭目。
金玦裝成寶刀利,銀鞍半露貂裘燠。
日高賓館駐前旌,饋客往來隨酪粥。
河間未弛新亭障,山后猶存舊風俗。
幽燕婦女白如脂,露面來覘漢冠服。
邊風吹雪罨氈城,氈城在處為屯營。
黃沙行盡到靴淀,新年下馬單于庭。
庭中之人識漢事,而公赫赫傳家聲。
君臣把酒重相勸,知有從來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圣武,際天接地皆王土。
桑麻萬里富中原,制作千年還太古。
白日親觀丹鳳翔,黃河近報神魚舞。
不須鐵甲屯大荒,坐見長城倚天宇。
況君總髮懷剛腸,往年司直中書堂。
單騎走馬絕瀚海,而今復使天一方。
平時出入雖故事,男兒舉足安可量。
鄙人再拜贈公語,北邊射獵云雪岡。
平安烽火三萬日,羽林超距閑金湯。
年年蕃馬輸漢地,后車碨礧牽玄黃。
愿持成效獻天子,歸來躍出尚書郎。
歸來躍出尚書郎,鏘金鳴玉趨明光。
[ 送別 ]
畢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初以父蔭補太廟齋郎,后與兄仲衍同舉進士。歷霍丘、柘城主簿,知羅山、長水縣。哲宗元祐初,除軍器監丞,改衛尉寺丞。召試學士院,同試者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開封府推官,出為河北西路、河東路提點刑獄。召權禮部郎中,又出為秦鳳路、永興路提點刑獄,改知耀州,因蘇軾黨獄調知閬州。徽宗即位,遷利州路提點刑獄,改知鄭州、鄆州。在淮南轉運副使任上入元祐黨籍,降監嵩山中岳廟。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臺,提舉南京鴻慶宮,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臺集》二十卷(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宋史·藝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以為“亦幾幾乎還其舊矣”。事見宋陳恬《西臺畢仲游墓志銘》(《永樂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傳。畢仲游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殿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