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升之
宋代:劉跂
去家今來歸,川陸萬里長。
有官無祿食,生理劇微茫。
饑創何時瘳,麥隴得扁倉。
丁稚八九人,我老自裹糧。
不辭終歲勤,一飽幸見償。
所愿杯椀足,何取玉無當。
向來無數青,渾作可憐黃。
想見冰玉姿,膏沐出沸湯。
誰作不祥語,詛呪甚砭傷。
妒人神所呵,坐使天雨霶。
翁媼拜相賀,懽欲插翅翔。
新詩果來謝,追悔如負芒。
君惟文字戲,竿木故逢場。
豈顧狷狹人,為虐變炎涼。
且復置是事,釀玉滿君堂。
垂涎得涓滴,渴夢轉顛狂。
不嫌餠餌惡,雖賤敢獨嘗。
交易儻許可,寧復有他腸。
且毌火我屋,亦未穴君墻。
乘除各醉飽,前事永相忘。
劉跂,字斯立,時稱學易先生,東光(今屬河北)人。摯子。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釋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歷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澤、管城、蘄水縣。以其父為御史中丞,不得仕朝官。紹圣初,又因其父入黨籍,牽連免官。徽宗立始復官,卒于政和末,官終朝奉郎。有《學易集》二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八卷,其中詩四卷。事見《宋史》卷三四○《劉摯傳》。劉跂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學易集》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