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邢先生疊前韻
宋代:李復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鶴羽短。
飛符分藥濟炎州,陰功早約三千滿。
細葺柔蔓作重茵,密綴圓荷為翠繖。
丹回七返已成珠,寶養三田如抱卵。
一身天畔若云浮,萬事世間皆刃斷。
行山書篆虎逃穴,臨水唿風龍救旱。
弄琴得趣或忘絃,遇酒無辭任傾碗。
試持舊說叩真詮,深笑浮言多詭誕。
須知至道甚無煩,豈若俗書務集纂。
向走天下四十年,利口妄談何可筭。
引枝逐葉盡無根,神與形離不相伴。
超然自得方自知,天下一新如澡澣。
生平聞風已默契,今者相從敢縱懶。
事來酬酢外須應,心不將迎意自散。
喜予雙眼爛熒熒,知予靈臺常坦坦。
寶身好事求雖多,誠言出口識還罕。
赤水遺珠若為求,五云瑤闕何時款。
凌空未便御風行,跨馬先覺雙鐙暖。
輪扁運斤棄繩墨,庖丁解牛游綮窾。
太清吾祖遺真風,欲逐青牛媿駑緩。
李復(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銘》),字履中,號潏水先生,原籍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因其先人累官關右,遂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同上書《李居士墓志銘》)。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為文字交。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五年,攝夏陽令。哲宗元祐、紹圣間歷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徽宗崇寧初,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三年(一一○四)知鄭、陳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東轉運副使。靖康之難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六卷,其中詩八卷。事見《潏水集》附錄宋錢端禮撰《書潏水集后》及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四,《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 李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潏水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文津閣本)和殘存《永樂大典》中李復詩。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