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銘》),字履中,號潏水先生,原籍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因其先人累官關右,遂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同上書《李居士墓志銘》)。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為文字交。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五年,攝夏陽令。哲宗元祐、紹圣間歷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兆诔鐚幊?,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三年(一一○四)知鄭、陳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東轉運副使。靖康之難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六卷,其中詩八卷。事見《潏水集》附錄宋錢端禮撰《書潏水集后》及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四,《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 李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潏水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文津閣本)和殘存《永樂大典》中李復詩。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拙詩奉送厚之權郡還闕
- 林庭植雖已受代勉為感思之行交印后即浩然歸隱徜徉里巷間以棋自娛樂哉未易得也因成拙句贈行
- 靈真道人久無詩來用協甫韻并前篇寄之且拉爾耳翁同賦
- 海外自去冬不雨至今農圃俱病郡侯率僚友為民祈禱二月十八日祭社致齋是日雨作喜而成詩呈逢時使君
- 郡學落成之初八月二十二日陪郡守同來仍榜郡學二字遒勁結密觀者興嘆是日燕郡僚并學職郡守謂予本起諸生俾預燕集因成鄙句呈逢時坐客
- 元弼主簿喜飲而吝于開閣又累輸棋不償同僚頗以為言八月朔出郊乃有戹陳之嘆因再次其韻
- 八月一日詣新學瞻禮廟像退與客徜徉訪尋幽勝所至清談瀹茗晚至陳氏園亭酌乳泉而歸一時清集無愧前人主簿趙元弼乃有厄陳之嘆形于篇詠因次其韻
- 悼程伯宇尚書 其二
- 悼程伯宇尚書 其一
- 昌化雖窮寂今歲偶諸處寄酒東船至得北果又老庖自??祦砣巳张c客飲邂逅成醉座中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