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五首
唐代:白居易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禍患如棼絲,其來無端緒。馬遷下蠶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氣屈,忍恥形神沮。當(dāng)彼戮辱時,奮飛無翅羽。
商山有黃綺,潁川有巢許。何不從之游,超然離網(wǎng)罟。
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艱阻。寄謝伐檀人,慎勿嗟窮處。
漢日大將軍,少為乞食子。秦時故列侯,老作鋤瓜士。
春華何暐曄,園中發(fā)桃李。秋風(fēng)忽蕭條,堂上生荊杞。
深谷變?yōu)榘叮L锍珊K萑ノ错毐瑫r來何足喜。
寄言榮枯者,反復(fù)殊未已。
含沙射人影,雖病人不知。巧言構(gòu)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殺愛子,掩鼻戮寵姬。弘恭陷蕭望,趙高謀李斯。
陰德既必報,陰禍豈虛施。人事雖可罔,天道終難欺。
明則有刑辟,幽則有神祇.茍免勿私喜,鬼得而誅之。
季子憔悴時,婦見不下機。買臣負薪日,妻亦棄如遺。
一朝黃金多,佩印衣錦歸。去妻不敢視,婦嫂強依依。
富貴家人重,貧賤妻子欺。奈何貧富間,可移親愛志。
遂使中人心,汲汲求富貴。又令下人力,各競錐刀利。
隨分歸舍來,一取妻孥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