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
宋代:晁補之
飛樓壓城城跨野,黃河逶迤避條華。
城南鳥道拱高巖,入谷車箱不容馬。
解鞍初步石苔青,細泉鳴遶竹間亭。
肩輿直上十八折,維以采絲雙巨絙。
我行枉矢復蛇蹙,三步一唿勞我僕。
前旌已作鶴穿云,后隊方如蟻緣木。
千條倒澗淙大壑,百丈層冰凍垂瀑。
無云而云蒼翠橫,無風而風
[ 游玩 ]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