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縉云守關彥遠浮山作
宋代:晁補之
廣陵形勝昔所聞,崑岡作軸江為門。
西來蜀道從萬里,伏堆藏阜爭崩奔。
盤挐蹙踏得江住,精鐵一畝巋然存。
半潛屋牖半出戶,鼉龜見背熊羆蹲。
我行平地是絕頂,嘆息但以指爪捫。
誰言一水限南北,壅遏勢極逾騰騫。
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踴躍出,中流浮玉猶崷崒。
操權高視競瓜分,島夷索虜何煩述。
木蘭水調更凄涼,延和小語尤蒼猝。
周公卜雒貴坦平,亦言有德易以興。
真人龍飛狐兔窘,御營周塹壓蕪城。
大明寺中老竹在,九曲池上新荷生。
君胡聞此不數往,地中頑礦煩嘲評。
自言家世西湖側,慣聞洗土開南屏。
欲空息壤發幽秘,河曲定笑勞精誠。
君不見珊瑚玲瓏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