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能七倫
唐代:白居易
澗松高百尋,四時寒森森。臨風有清韻,向日無曲陰。
如何時俗人,但賞桃李林。豈不知堅貞,芳馨誘其心。
能生學為文,氣高功亦深。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節二十年,無人振陸沉。今我尚貧賤,徒為爾知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