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富朝奉還闕
宋代:楊時
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
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云屯若封豕。
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
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
關(guān)河日夜刁斗驚,嫚書乘駟來渝平。
兵間持節(jié)得英杰,談笑坐使羈長纓。
青社環(huán)城萬區(qū)屋,發(fā)廩分曹具饘粥。
饑羸枯頰陡生光,叢冢不聞新鬼哭。
臧孫有后天匪親,閭門容車何足論。
朅來濉上見猶子,雄姿宛有典型存。
驊騮已渡渥洼水,朝燕暮越應(yīng)千里。
行看玉勒駕鑾輿,濯足瑤池從此始。
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學(xué)者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調(diào)官不赴,先后從程顥、程頤學(xué),世傳有“程門立雪”之佳話。年四十后始出,歷知瀏陽、余杭、蕭山縣,張舜民薦為荊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為秘書郎,未幾除邇英殿說書。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又兼國子祭酒,力排和議。乞致仕,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致仕。著書講學(xué),東南學(xué)者推為程氏正宗。紹興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龜山集》。事見清毛念特《宋儒龜山楊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二八有傳。楊時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龜山集》為底本。校以清順治八年楊令聞雪香齋刊本(簡稱順治本),光緒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簡稱光緒本)等。光緒本多出底本詩八首,今又從《嚴陵集》等書中輯得集外詩,合併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