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行
唐代:白居易
天長地久無終畢,昨夜今朝又明日。鬢發蒼浪牙齒疏,
不覺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幾年,把鏡照面心茫然。
既無長繩系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朱顏日漸不如故,
青史功名在何處。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去復去兮如長河,東流赴海無回波。賢愚貴賤同歸盡,
北邙冢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顏回短命伯夷餓,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貴須待命,
命若不來知奈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