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唐代:白居易
馀杭邑客多羈貧,其間甚者蕭與殷。天寒身上猶衣葛,
日高甑中未拂塵。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風吹沙雪紛紛。
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此時太守自慚愧,
重衣復衾有馀溫。因命染人與針女,先制兩裘贈二君。
吳綿細軟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勞將詩書投贈我,
如此小惠何足論。我有大裘君未見,寬廣和暖如陽春。
此裘非繒亦非纊,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鈍拙制未畢,
出亦不獨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杭州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