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魯公祠堂詩
宋代: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羯胡來薊漠,戎馬度咸秦。
河朔皆朝虜,平原獨挺身。
蠟書通帝所,羽檄論邦鄰。
許國心無二,孤軍氣復振。
弟兄同義烈,生死劇酸辛。
已怪酬庸薄,那聞左降頻。
江湖銷歲月,省闥牾經綸。
相國心多忌,軍容憤復伸。
同朝緣妬媢,啗賊俾邅迍。
輒墮姦邪計,剛期跋扈馴。
咥兇令履尾,納諫為嬰鱗。
假手雖云智,擠賢太不仁。
茹氈蘇武餒,決眥藺生嗔。
誤問長安使,寧為叛將賓。
一時全大節,千古仰清塵。
緬想神如在,推遷跡已陳。
謀謨存汗簡,字畫徧蒼珉。
論世吾求友,之人德可親。
詎云黃壤隔,猶勝白頭新。
端欲希忠義,常期齒搢紳。
今雖逄圣旦,止愿作良臣。
惟冀尊王室,寧思秉國鈞。
儻令冠獬廌,猶可畫麒麟。
古寺今如昔,泉扃夜不晨。
何人同李翰,紀事比張巡。
感慨瞻遺像,潸然淚滿巾。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