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徐仲車先生詩集后
宋代:鄒浩
古人往矣名空存,爾來冠帶誰其倫。
語言淵騫行跖蹻,俯仰不愧何繽紛。
先生道義完且潔,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親不但彩衣戲,刻木省定長悲辛。
拋官卻掃醉經史,胸中寧復留纖塵。
履穿袍敝突不墨,辭幣與粟甘清貧。
自從秀發到白首,造次于是如一晨。
當知有昊憫澆散,先生故出援斯民。
嗟余稟賦雖不敏,管窺偶幸知所因。
講聞先生亦已久,云為輙以書諸紳。
朅來廣陵兩閲歲,所得比舊尤加親。
此編雅什數百計,覃思成誦驚余神。
恍如聽樂周太廟,黃鐘大呂皦且純。
又如典瑞出圭璧,璀璨滿目非玞珉。
偉哉固足信萬一,彷彿相見容彬彬。
吾皇圖治急遺逸,空谷相望推蒲輪。
先生高臥焉得遂,細扎匪日頒嚴闉。
奈何韁鎖脫無計,灑掃猶阻致此身。
愿言師法不少懈,庶幾有立逃湮淪。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兆诹?,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