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邢舍人寄望之愚溪朝陽巖 其二
宋代:鄒浩
我聞紫微公,潤色邁東里。
道阻未識面,馳心極云駛。
及此襄漢游,黃堂見名氏。
乃知吏民上,屹若楚山峙。
不以外自殊,夙興酬寄委。
陶瓦煥窮閻,長堤矗江涘。
陋彼繩墨拘,畏首復畏尾。
坐令焚溺余,衣食就安址。
流澤配羊杜,如水注無底。
念茲智略成,愚者豈同履。
胡為愚溪水,嘯詠送寒晷。
虛涵萬象幽,清絕一塵滓。
想公溪上心,所得似夫子。
歲律方崢嶸,撫事聊爾耳。
鼓枻得浮沉,觀魚謝竿餌。
應憐柳司馬,愛身異桐梓。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